察县委〔2016〕15号
中共察隅县委员会 察隅县人民政府
印发《察隅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县(中、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经县委、县政府领导研究同意,现将《察隅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察隅县委员会
察隅县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5日
察隅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林芝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察隅县扶贫开发会议和察隅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林芝市“1693”和察隅县“1456”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载体,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最终实现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2018年全部脱贫的目标。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围绕察隅县“1456”脱贫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扶贫脱贫任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456”脱贫工作思路:围绕如期脱贫目标,即到2018年现行标准下的6160人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坚决打赢四大脱贫攻坚战,即实施产业脱贫攻坚战、基础脱贫攻坚战、安居脱贫攻坚战、保障脱贫攻坚战等四大脱贫攻坚战。严格落实五个精准要求,即精准识别,找准扶贫对象;精准分析,找准贫困原因;精准施策,找准脱贫路子;精准落地,确保扶贫实效;精准管理,实现如期脱贫。强化六项组织保障,即落实领导责任、创新脱贫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宣传引导、严格监督问责。
二、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以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引领,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力争到2018年完成1431户616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稳定实现贫困户“三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三有”(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五享有”(享有稳定的吃、穿、住、行、学、医、养保障,享有和谐的安居乐业环境,享有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需求保障),基本消除连片特困现象。
年度目标:到2018年实现全部建档立卡户脱贫的目标,2016年脱贫2210人(竹瓦根镇370人,上察隅镇280人,下察隅镇300人,古玉乡260人,古拉乡300人,察瓦龙乡700人),2017年脱贫2365人(竹瓦根镇241人,上察隅镇300人,下察隅镇500人,古玉乡174人,古拉乡350人,察瓦龙乡800人),2018年脱贫1585人(上察隅镇132人,下察隅镇298人,古拉乡347人,察瓦龙乡808人)。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五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激发贫困户自身活力,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全面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充分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因地制宜的实施帮扶措施,确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坚持群众主体,自力更生原则。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扶贫、自主扶贫,变“要我扶贫”为“我要脱贫”,从思想上解决贫困问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原则。强化贫困户建档立卡户动态管理工作,做到政策到户、脱贫到人、有进有出,明确脱贫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结果经得起检验,真正实现贫困户增收。
四、打赢四大攻坚战
(一)产业脱贫攻坚战
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业、藏医藏药业、文化业、民族手工业和中低产田改造,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2016年-2018年664户3025人产业扶持户和340户1556人异地扶贫户的脱贫目标。
1.产业扶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探索建立产业覆盖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贫困乡(镇)、村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扶贫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小杂粮、城郊蔬菜、药材、生猪、牦牛等特色种、养殖产业,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木耳、天麻、灵芝、铁皮石斛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栽培;依托桑昂曲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延长特色农牧产业链条,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托我县独特自然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村、农家乐、生态观光等特色乡村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
到户产业:紧瞄贫困村、贫困户,根据产业分布特点,按照其致贫原因,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对每户贫困户实施1-2个优势产业,确保其增收脱贫。一是城郊蔬菜产业带。围绕县城(竹瓦根镇)和五乡镇附近村,实施城郊蔬菜产业,拓宽收入渠道;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围绕古玉乡、竹瓦根镇日东片区、古拉乡绕罗片区和觉布如片区发展牦牛养殖业;围绕下察隅镇、上察隅镇和竹瓦根镇发展生猪、藏鸡养殖;围绕古玉乡、古拉乡和察瓦龙乡发展藏香猪养殖业;三是发展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优质水稻、杂粮、核桃、水果、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察瓦龙乡阿丙村、嘉兴和滇藏新通道,下察隅镇僜人区发展旅游业。
探索“合作社+”精准扶贫模式。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产业覆盖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扶贫合力,探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让农民“入股”合作社,使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信息共享、能力互补、技术传递和产业开发等功能,将分散的土地连成片,把分散的农民抱成团,把分散的资金捆在一起,将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积极探索创新,把精准扶贫的产业扶贫项目按照资产收益式扶贫的模式与龙头企业、致富能人、合作社对接,通过“政府+银行+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推进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引导贫困户将扶贫资金、流转的土地以农户入股等形式整合投入到发展势头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实现利益分红,这样既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创新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实施扶贫投资作为“贫困户股份”模式,以增加贫困户现金收入。对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将全部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给贫困户,确保贫困户分红底线。遵循“谁贫困谁享受”的原则,脱贫后即自动退出,股份将分配给新增贫困户或者均分给其他贫困户,继续履行其扶贫功效。“贫困户股份”突出“特惠”,作为一项贫困保障机制,为贫困户兜底。
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搭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链,帮助和吸引贫困户参与其中,通过教育培训、政策支持、市场对接、网络营销等形式,让贫困户直接变为网商,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2.异地扶贫。对于资源匮乏、无法搬迁及无法通过到户产业项目带动脱贫的地区,依托城镇、小集镇、旅游景区建设,开发建设商租房、宾馆、饭店、物流仓储等异地扶贫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吸纳贫困群众就业,通过市场化运作,经营收益与贫困户对接,用于再扶贫,实现异地扶贫。
责任人:康岩
责任单位:县农牧局、林业局、旅游局、扶贫办、民宗局、环保局、文广局、水利局、桑昂曲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及6个乡镇。
(二)基础脱贫攻坚战
3.微型基建扶贫。针对贫困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缺项”,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制定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发展规划,确定扶持项目,将各类扶持项目分类归口到相关行业部门,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彻底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环境,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主要措施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通村通组通户道路提升改造,牧场道路、水渠、机耕道、小型农田基础设施等到户基础设施,实现682户3093人微型基建扶持户的脱贫任务;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村脏、乱、差等现象;开展大规模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加快末级渠系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完善农村基本设施配套。
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快落实日东、绕罗、察空等片区、察瓦龙乡格日片区、瓦布片区和上察隅镇阿扎片区道路通行条件;加快申报古拉至察瓦龙乡、上察隅镇阿扎至然乌以及本堆至墨脱等重要省道线路项目;加快古拉乡、古玉乡、竹瓦根镇日东片区、上察隅镇阿扎片区、察瓦龙乡格日、目巴片区等牧场道路建设的前期工作;提升所有通村、通组公路等级。
水利部门要加大古拉、察瓦龙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缺水问题;加强饮水工程的维修管护,解决贫困户的饮水困难问题,确保群众饮水条件得到保障;积极与国电等企业集团主动衔接,做好松塔电站、俄米电站、轰东电站等重点水电项目的服务协调工作,争取大型水电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农电公司要加快推进农牧区电网改造工程,抓好小型电站的维修管护工作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确保到2018年农牧区人口用电率达100%。
电信移动等通讯部门要加强通讯设施建设,尽快解决偏远的乡镇村庄没有通讯信号的问题,确保全县村庄和公路沿线通讯信号全覆盖;加快乡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宽带覆盖多渠道化,确保2017年实现全县行政村宽带全覆盖。
责任人:边巴次仁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住建局、扶贫办、交通局、水利局、文广局、电信局、移动公司、电力有限公司及6个乡镇。
(三)安居脱贫攻坚战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条件差、生产资源匮乏和“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区域实施贫困户房屋提升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解决180户980人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问题。
针对住房安全隐患大、居住条件落实的贫困户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逐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让村民居有其所,全力保障农村基本生活;开展庭院整治,危房改造,生产生活资料购置(家具、家电、农机等),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生产资源匮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区域采取以地域上相连的人口聚居区(村、村民组、自然村)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进行易地搬迁。
4.易地扶贫搬迁。一是坚持与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相结合,遵循方便就医、就学、就业原则,尊重村民意愿,合理选择搬迁安置点。二是注重保护民俗文化风貌,彰显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确保搬迁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保障。三是通过实施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帮扶措施,让搬迁的每一个劳动力都找到致富门路,积极稳妥让搬迁农户“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责任人:尼琼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安居办、国土局、扶贫办、住建局及6个乡镇。
(四)保障脱贫攻坚战
通过政策保障,实现1506人教育扶持户(幼儿园27人,小学765人,初中304人,高中168人,中职3人,大学183人,研究生1人,两后生55人)、476户571人医疗扶持户、294户371人转移就业扶持户、381户472人生态补偿户(生态保护员373人)、99户474人信贷扶持户和3392人社保兜底扶持户的脱贫任务。
5.教育扶贫。一是继续贯彻落实15年教育(学前教育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或中职教育3年)免费“三包”政策;二是对符合实施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免费发展职业教育助其脱贫;三是对当年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符合申请政府资助金条件的贫困家庭学生,县财政每年投入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资助大学生,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充分发挥援藏资金优势,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致贫现象发生,确保所有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大学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上学,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6.医疗扶贫。建立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与大病统筹、商业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解决确因长期慢性病靠特殊药物维持治疗的、且现有医疗政策无法解决相关治疗费用的贫困户家庭的报销问题,并由县财政每年投入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因病致贫户的医疗救助,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充分发挥援藏资金优势,多渠道筹集救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困难家庭,减少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同时,积极探索通过财政补贴、援藏帮扶、社会捐助的方式予以解决,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因外出治病所产生的交通费、护理费等间接费用。
7.转移就业扶贫。对于家中有劳动力愿意就业创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建筑、电焊、修理、餐饮、水电安装、导游等实用就业技能和反季节蔬菜种植、民族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8.生态补偿扶贫。对家庭中有意愿从事护林员、自然保护区管护员、环境保护监督员、草原(场)管护员、水源地保护监督员等工作的劳动力人口的贫困户开展生态补偿扶贫。
一是全面落实森林、湿地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让农牧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受益;二是从每年增量的草原、森林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贫困人口脱贫;三是让贫困人口参与森林管护、草场管护、湿地管护,使长期受益,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
9.信贷扶贫。对有创业意愿、愿意通过小额信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小额信贷担保资金的形式发放一定比例的低息贷款用于贫困户发展增收。
10.社保兜底扶贫。对于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以及其他举措脱贫的建档立卡低保和五保贫困户实施社保兜底扶贫,主要包括:低保户(丧失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五保户。
一是继续推进“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二是对无法集中供养或不愿参加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及丧失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等特殊贫困人群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研究贫困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实施办法,建立低保补助标准调增机制,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贫困线标准以上;四是及时将贫困人口中符合兜底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社保兜底救助范围,实行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最终使全县低保户、五保户补助收入全部达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当年可比价格以上,实现“兜底脱贫”;五是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推进贫困群众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补贴,确保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
责任人:洛桑群培
责任单位:组织部、宣传部、财政局、公安局、人社局、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林业局、环保局、工青妇、工商联及6个乡镇。
五、落实五个精准要求
(一)精准识别、找准扶贫对象
按照瞄准对象、突出重点、有进有退、动态管理的原则和“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掉队的要求”,做好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各乡镇、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各方力量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立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数据库。
(二)精准分析、找准贫困原因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认真分析贫困人口分布现状,立足察隅县实际情况,找准“贫根”,结合十项帮扶措施追条对照,分类汇总,准确地确定出我县各类贫困人口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依据。
(三)精准施策、找准脱贫路子
根据建档立卡数据成果,锁定对象、分析原因、瞄准目标、精准施策,严格按照自治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八个到位”和林芝市“七个结合”的工作要求,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脱贫措施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案、一人一法”,每户都有主导脱贫措施和辅助脱贫措施,形成台账、实名脱贫、逐步消除、及时销户。
(四)精准落地、确保扶贫实效
精准扶贫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分工任务,细化、实化工作措施,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贫困到人,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返贫了重新录入,做到政策到户、脱贫到人、有进有出,保证减贫任务和建档立卡数据对得上、扶贫政策及时调整、扶贫力量进一步聚焦。实行科学评估,明确脱贫标准和程序,保持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稳定和收入持续增长,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建立群众评价或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脱贫工作绩效的可信度。
(五)精准管理、实现如期脱贫
根据林芝市“232”脱贫摘帽目标,我县要在2018年全面脱贫摘帽,完成616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2016年脱贫2210人,2017年脱贫2364人,2018年脱贫1585人),为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完成,要切实加强精准管理,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各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压力,积极传导压力,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六、完善组织保障
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形势逼人,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攻坚克难,乘势前行,确保脱贫攻坚战役完胜。
(一)落实领导责任
县、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同志要专职专责、专抓专管,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目前,已设立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5个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各乡镇也已设立扶贫专办,确保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驻村工作队要认真履行“5+2”工作职责,协调乡镇、第一书记和双联户长切实担负起重任、落实责任,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早解困、真脱贫、能致富、奔小康。
(二)创新脱贫机制
发挥贫困户主体责任,发动贫困户参与、决策、建设、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创新党员干部精准脱贫帮扶责任机制,推进“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常态化,县级党员干部“挂乡包村到户”联系3户贫困户,正科级干部“包村到户”、联系2名贫困户,副科及以下党员干部联系1名贫困户,完善贫困户“四对一”帮扶体制,建立“五位一体”的扶贫机制,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的职责,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全面打响察隅县脱贫攻坚战。
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贫困户退出机制。一是每户制定详细的脱贫年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做好政策扶持导向,对脱贫人口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摘帽不摘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巩固脱贫成果;三是按照扶贫对象退出标准和程序,严格执行脱贫验收办法,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三)强化资金保障
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上汇报衔接、对下沟通协调工作,定期不定期召开精准脱贫工作协调会。对上衔接,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对下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均衡性转移支付、扶贫开发资金、社会资金、各类涉农资金和援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推动各类资金向贫困乡村、贫困户合理聚集。严格监管扶贫开发资金,做到专项预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扶贫开发资金,确保全部资金用到刀刃上,落到实处。
(四)夯实基层基础
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派政治坚定、作风正派、能力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选配好村“两委班子”,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真正把基层党组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了解实施情况、解决困难问题。对长期在基层扶贫一线工作、政治坚定、不畏艰难、敢于奉献、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大力进行表彰鼓励,让他们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更大贡献。
(五)强化宣传引导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以“强基惠民”活动、“五下乡”活动等为契机,结合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等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采取多项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中央、区、市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政策,使精准扶贫各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更加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加强思想引导。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坚持开放式、参与式建设的工作方法,通过及时总结并大力宣传扶贫开发工作的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树立示范典型,千方百计地调动农牧民群众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破除“等靠要”的消极观念,激发广大农牧民群众斗志,变输血为造血,变被动为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是各攻坚小组办公室和乡镇信息报送员实行“周专报、月报告、季小结、年总结”的汇报制度。
(六)严格监督问责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坚持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结果导向、注重实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专项考核,年终组织开展一次全面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兑现奖惩、安排下年度扶贫项目增减的重要内容。考核工作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项目、访群众”等方式,从项目实施、社会帮扶、产业扶贫和资金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二是加强日常督查。成立精准扶贫督导检查组,对扶贫工作实施和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重大扶贫项目开展定期检查,重点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扶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大奖惩力度。对考核中存在完不成上级下达的年度扶贫开发任务,擅自变更下达子项目及投资计划、扶贫项目未按时保质保量完工、扶贫项目未能如期通过上级验收、扶贫资金审计和检查中出现问题、工程建设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单位,根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主要责任人有关责任。四是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约法十章”“九项要求”,自觉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牢固树立扶贫资金不敢碰、不能碰的底线红线意识。五是严格脱贫时间,确保脱贫质量。根据贫困户自身特点、贫困程度,制定详细具体目标,列出年度脱贫计划表,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精准销号,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中共察隅县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4月15日